

耶鲁中美论坛
耶鲁中美论坛创立于2011年,是最具影响力的、由北美中国留学生发起组织的中国峰会之一。多年来,曾有百余位海内外学界精英及行业领袖作为嘉宾出席,开诚布公、各抒己见,与青年学子和其它各界参会者共同探讨以中美为核心的诸多趋势、机会与挑战。
作为一所拥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美国常春藤名校,耶鲁大学与中国有着最为久远和紧密的联系。150多年前,容闳来到耶鲁,成为中国近代海外留学第一人。在这之后的岁月里,耶鲁这片积淀着深厚文化的土地,更印上了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建筑大师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经济学家马寅初、北洋总理唐绍仪、音乐家黄自等现代中国先驱的足迹。
今天,耶鲁大学与中国的关系比美国任何其他大学更深入和广泛。耶鲁各部门和学院与中国许多大学、政府机构以及研究机构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耶鲁的教授与中国的合作伙伴曾参与超过80个学术项目。
中美关系和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走势的话题虽大,但其发展方向关乎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在这样一场观点针锋相对的探讨和辩论中,贡献我们自己的声音和力量,帮助中美社会相互理解,促进国际关系向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往期耶鲁中美论坛活动精选
2019年正值中美建交40周年,在当代中国迅速崛起的同时,中美两国 之间的局部摩擦也频频发生。从中兴通讯在美受到制裁、中国拒绝批准高通 恩智浦收购案,到两国轮番相互施加关税,再到美国通过加拿大逮捕并尝试 引渡华为高管孟晚舟,中美贸易战至今仍在持续。两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给中美乃至世界局势都带来了不确定性。在此时刻,求同存异,展望中美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未来走向,发掘和把握未来潜在机遇,显得尤为重要。
凭借耶鲁大学作为全球性研究型大学的丰富资源,依托耶鲁与中国绵延 两个世纪的深厚友谊,本届耶鲁中美论坛以“展望中美新篇章”为主题,邀 请思想领袖们就互联网科技、商业金融、医疗创新和文化教育四大话题,展 开建设性的对话。秉承耶鲁培养全球领袖的愿景,我们希望激励新一代青年 学子在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肩负起引领未来的使命。
主持人:蒋昌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主持人
视频致辞: Marvin Chun,耶鲁大学本科学院院长
主旨演讲1
孙星,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
主旨演讲2
苏权科,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
主旨演讲3
马佐平,耶鲁大学电气工程学和应用物理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论坛:科技前沿
主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前景展望
论坛:医疗创新
主题:医疗卫生领域与科技创新与投资机遇
论坛:商业金融
主题:中美企业发展与金融业改革
论坛:文化教育
主题: 跨文化背景下的传承与创造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持续、稳 定、快速的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 主要推动力量。据世界银行测算,2012年 至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为34%,超过美、欧、日贡献之和。2017 年,中国GDP增速达6.9%,中国持续为 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向好预期和健康动力。
同时,中国是全球电子商务、电子零售和电 子支付领域的领先者,在金融科技、机器人 等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当前,处于结构调整 中的中国经济正在实现从投资到消费、从制 造到创造、从规模增长到质量提升的再平 衡,其经济增长质量可能再次让世界惊喜。
凭借耶鲁大学作为全球性研究性大学的丰富 资源、与中国绵延两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在耶鲁管理学院以及其他各学院顶尖的学者 和卓越的校友支持下,本次论坛将就中国 城市化、教育资本、金融科技与医疗创新、 公益与社会责任、文化娱乐等热点话题展开 讨论。深入探讨如何把握转型和发展的新机 遇,如何为中美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以及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协同发展。
我们期望以论坛作为支点,帮助世界解析全 新时代下中国机遇的意涵。同时,以理性 思辨的内省与展望,助力中国在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与文化创作等领域的加速前进。
As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China has become a major boost for the world’s economy by maintaining a speedy but steady growth domestically. In the meantime,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structural reform, striving to transition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o domestic consumption. This goal has enabled China to pioneer in industries, such as e-commerce, digital payment, robotics, etc. These developments will help maintain China’s position as an accelerator for global economy.
The forum will explore China’s recent emphasis on connectivity with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the “shared growth through collaboration” concept by discussing key topics detailed in the proposed agenda. These discussions will help participants understand the new era of China’s structural reform and explore cooperative opportunities between U.S. and China.
We plan to leverage Yale University’s rich resources as a global research institute, its strong and deep ties with Chi- na over the past two centuries, and its extensive network of reputable alumni. With such support, we are confident to host an effective and meaningful forum to nurture reflection and insights that can help China accelerate its advancements and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 across its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分论坛
医疗: 创新实践与传统重铸
城市化: 城市的重塑与新生
财富管理: 中国家族基金前景展望
私募创投:资本引领与教育变革
宏观经济:外资在华与国企改革
科技互联网: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创新
文化娱乐:匠心精神与内容致胜
影响力投资:资本的社会责任
法律:法律视角聚焦科技中国
午餐分享会
创业:可持续的万众创新
传统工业:精益求精的制造升级
区块链:联结实体经济
Panels
Health: Practical innovation while maintaining tradition
Urbanization: Urban Remodeling and Revitalization
Wealth Management: Future Prospect of China’s Family Funds
PE&VC: Capital Flow and Change in Education
Macroeconomy: Foreign Ventures and SOE Reform Tech &
Internet: Creating the China Business Models
Culture & Recreation: Creating Content with Ingenuity
Impact Investmen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apital
Law: Understanding the Tech World of China Through a Legal Lens
Lunch Talks
Startups: Sustaining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dustry: Exceling and Upgrad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Blockchain: Integrating Real Economy with Fictitious Economy